[[ date ]]

强化“大数据”运用,定准监督执纪“风向标”

   作者:王爱琼、邓双雄、李倩       文章来源:驻区住建局纪检监察组    时间:2021-03-03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打印    分享:

[zhanzhangb_share]

“大数据过去感觉离我们太远,没想到现在可以用它进行监督执纪,特别是面对监察全覆盖的情况下,大数据的运用明显提升了监督效能。”派驻区住建局纪检监察组工作人员运用大数据后谈到。

为了进一步增强监督实效,今年以来,该组着重对驻在部门农村改厨改厕等涉农项目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并从当前群众最关心的扶贫政策和资金落实方面着手。大家干劲十足,白天入户走访、查阅资料,晚上汇总分析发现的问题。但很快遇到了困难,此次检查补贴人员信息近 1.8万条,涉及项目资金近 1700万元,申请验收材料和账目资料高高耸立堆放房间角落,且涉农资金量大、覆盖范围宽、信息共享度低、问题针对不强等问题,检查工作进展不是很快,大家都在想办法如何加快进度。

“如果建立一个由人员信息、政策享受和资金发放等信息组成的数据库,把各类信息数据关联起来,就可以通过计算公式靶向问题查找、精准筛选符合条件的具体名单……”该组工作人员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但需要各部门沟通,请他们提供最新最全面的数据,增加数据准确性和全面性。”同时指出了面临的困难。

很快,涉及部门及各乡镇提供了所需要的数据,最新的人员信息、补助资金等数据汇总到了手里。此后一段时间内,该组工作人员对资金补贴等情况进行分析,用Excel表将人员信息与资金信息等建立了关联,建成了一个小型数据库。输入计算公式后,数据库中立即出现了大量红色错误提示。

“以前,办理案件需要人工收集整理问题线索,再去多个部门核实,一个案子办理往往需要一个月甚至几个月的时间,还难免在检查中有漏网之鱼。”该组工作人员说,有了这个数据库进行对比分析,大幅度缩短了办案时间,提升了办案效率。

用大数据找到突破口后,工作有了较大进展,我们以数据分析为基础,带着问题到现场走访调查。截至目前,通过大数据分析已发现重复发放补贴等疑似问题线索72条,疑似问题资金7.6万余元,涉及人员100余人。同时发现存在干部作风不实、资金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其中,运用“第一种形态”对4人进行处理,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人,追回资金1.2万余元,部分问题线索仍在进一步核实。

当然,大数据监督并非无的放矢,而是以线索为切入点,做到真查真核。任何一次违规领取补贴,其背后无不有着失职、渎职甚至贪腐问题的存在,在追回款项的同时,我们还要以此为突破口,向那些对待工作流于形式、浮于表面,为老百姓服务不深入、不细致、不认真的部门和人员进行问责,而大数据不断的发展和运用,真正让监督执纪者拥有一双监督顶风违纪行为的“千里眼”,用数据和证据让违法乱纪者无从狡辩。

主办单位:中共贺州市八步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贺州市八步区监察委员会

地址:贺州市建设东路209号【通讯员投稿】

邮编:542899

举报电话:(0774)12388

桂ICP备12007101号

桂公网安备 45110202000134号

贺州市八步区纪委监察委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