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ate ]]

广西党史故事|黄姚—革命斗争的“心脏”

   作者:贺州市文旅局 杨志贵  昭平县纪委监委 潘秋平       文章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时间:2021-04-23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打印    分享:

[zhanzhangb_share]

黄姚古镇不仅历史悠久,风景优美,还是广西著名的革命圣地。1945年到1947年间,这里成为中共广西省工委领导全省革命斗争的心脏,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中共广西省工委黄姚旧址

 

抗日图存,昭平成为广西重要敌后抗战区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故意制造卢沟桥事变,悍然向中国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全国人民奋起抵抗。然而,蒋介石却倒行逆施,举起屠刀大肆屠杀中共党员和民主进步人士。为了抗日救国,避免打内战,中共党中央以大局为重,在解放区团结社会各届人士,组成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国统区实行“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政策,国统区的抗日活动由公开转入了地下。

1942年7月9日,由于中共南方工委组织部部长郭潜被捕叛变,中共南方工委被彻底破坏。设立在桂林的广西省工委也被摧毁,副书记苏蔓、妇女部长兼中共桂林市委书记罗文坤以及南方工委交通员张海萍等多人先后被捕遇害,广西的党组织遭到破坏。桂林的“七·九”事件,使白色恐怖笼罩着整个广西。
在这生死存亡的时刻,时任中共广西省工委书记的钱兴同志在群众的掩护下,转移到灵川县,逃脱了反动派的魔爪,他及时果断地把大批已暴露的党员转移到农村。同年10月,中共广西省工委也从灵川县转移到钟山县英家乡白沙井组建省工委临时机关,继续领导广西的地下革命斗争;之后转移到周边的英家峒、黄宝村、红花村、牛峒村等地,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发展革命力量,在农村领导全省开展了5年的艰苦革命斗争。
1944年,桂林、柳州、梧州等大片土地沦陷日本铁蹄,何香凝、千家驹、欧阳予倩、高士其等大批爱国民主人士和部分广西省直机关团体单位在南方局党员张锡昌等人组织安排下,顺桂江而下,来到昭平县城,组成抗日自卫队,开展敌后生产,昭平成了当时广西重要的敌后抗战区。

奋起抗战,黄姚成为领导广西革命斗争的中心
1945年1月,日寇进犯蒙山,昭平县城开始面临四面御敌的局势,昭平的抗日大后方也被迫转移到黄姚。民主人士和有关社团的到来,使黄姚一时名人荟萃,抗日气氛浓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热闹与繁荣,也为中共广西省工委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敌后抗日斗争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因为钟山、平乐等地相继沦陷,1945年8月中旬,钱兴也把中共广西省工委机关从钟山县燕塘乡黄宝村秘密迁移到黄姚。

除了中共广西省工委机关的党员迁移到黄姚之外,从桂林疏散的广东中共党员刘彦邦、李曼君、魏金南、陈明华、吴师光、李伯纪、梁申等也汇集到了黄姚,与广西党组织协同作战。在中共广西省工委的领导下,抗日烽火在黄姚熊熊燃烧,逐渐成为领导广西革命斗争的中心。

中共广西省工委利用千家驹等民主人士创办的黄姚中学开展革命活动。著名的经济学家、教育家千家驹先生任黄姚中学首任校长,中共党员刘彦邦任教导主任,中共党员张锡昌任政治历史辅导员。部分党员分别以教师和职工身份在黄姚中学任教,其中钱兴的夫人、广西省工委秘书邹冰化名陈美贤也在黄姚中学任教,钱兴和交通员庄炎林以商人身份出现在黄姚,先是住在黄姚镇迎秀街005号,后入住黄姚中学。中共广西省工委在黄姚中学秘密建立直属党支部,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全省武装斗争,黄姚中学成了当时培养人才的革命摇篮。
中共广西省工委还利用当时的《广西日报》昭平版宣传革命,开展革命活动。张锡昌亲自写社论,编排报纸,庄炎林和中共党员卢蒙坚负责报社的译电,报纸刊登的很多重要社论,其实都是中共广西省工委的意见和党的政治主张,大部分经过钱兴同志审阅,社论针砭时弊,伸张正义,积极宣传抗日救亡,揭露国民党反人民的罪行,鼓励群众团结一致抗日,坚定抗战必胜的信心。《广西日报》昭平版成了当时中共广西省工委团结社会各民主党派的文化阵地和引导桂东人民抗战的一面旗帜。

抗战胜利后,民主人士陆续离开了黄姚。千家驹去了香港,刘彦邦继任校长,李伯纪任教导主任,中共广西省工委把周匡人、陈伟东、陈大良、陈景阳、姚大年、杨汉成、江清等部分党员骨干先后安排进入黄姚中学,以教职员工、学生和保姆身份开展党的秘密活动。培养了贝朝准、贝殿华、贝云芳、黄士杰、叶继柱、林宗绍等一大批党员和积极分子,他们在黄姚中学接受革命思想和成长,并逐渐走上了革命道路。与此同时,钱兴同志通过不懈努力,终于重新与中共南方局取得了联系,恢复了党组织关系,中共广西省工委归中共南方局香港分局领导。

黎明前夕,“黄姚儿女”为解放事业浴血奋战

随着革命形式的不断发展和解放战争的需要,刘彦邦等外地党员先后撤离黄姚,到外地开展革命,1945年7月,日军开始撤出广西。此时,躲避在深山的国民党顽固派以两个师的兵力从黔桂边境向桂北、桂东地区席卷而来,与地方反动武装配合,企图一举消灭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中共广西省工委及时做出“化整为零,分散转移”的决定,先后把大批党员安排到黄姚中学,以教职工的身份开展党的秘密活动。1946年10月,钱兴去香港汇报工作后,带着中共香港分局的指示回到黄姚。根据中共香港分局的指示,中共广西省委放手发动群众,开展武装斗争。1947年4月7日,中共广西省工委在横县陶圩六秀村召开了广西党的主要干部会议,钱兴作了题为《一切为着准备武装起义而斗争》的政治报告。会议确定了广西党的工作中心是广泛发展游击战争,创建根据地,摧毁反动政权,建立解放区。在中共广西省工委的领导下,广西各地党组织迅速传达贯彻横县会议精神。1947年5月,黄姚中学的大部分党员和积极分子也根据中共广西省工委的指示,离开黄姚中学参加了“英家起义”“古城起义”和桂北、桂东南、西江游击队,配合人民解放军的正面战场作战,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浴血奋战,杨汉成、姚大年、贝朝准、植人、江清、黄醒宗、汤年钰等人还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1947年7月,中共党中央决定撤销广西省工委,成立粤桂湘边工委,领导华南地区的工作,钱兴调任粤桂湘边工委副书记和粤桂湘边纵队副政委,中共广西省工委胜利完成了它光荣而艰巨的使命。不幸的是,1948年11月,钱兴同志在怀集的一次战斗中,为了掩护主力撤退而壮烈牺牲了。

中共广西省工委黄姚旧址钱兴广场钱兴烈士塑像

 

斯人虽已去,浩气犹长存。今天,当你穿行过那古老的门楼,漫步在光滑的青石板街道上,那些弥漫其中的革命故事,仍散发着无穷的魅力,令人感慨万分,难以忘怀。黄姚,这座承载着广西革命斗争历史的岭南古镇,先辈们留下的精神财富让后人景仰,它梦境般的秀丽让世人赞叹,正以崭新的英姿展示在世人面前。成为了广大干部群众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党史教育、廉政教育的重要阵地。

主办单位:中共贺州市八步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贺州市八步区监察委员会

地址:贺州市建设东路209号【通讯员投稿】

邮编:542899

举报电话:(0774)12388

桂ICP备12007101号

桂公网安备 45110202000134号

贺州市八步区纪委监察委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