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ate ]]

[读好书、写书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心得体会

   作者:陈永骏       文章来源:仁义镇    时间:2021-09-26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打印    分享:

[zhanzhangb_share]

历史的车轮匆匆而过,文学的瑰宝永世流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本诞生在苏联战争年代,创作在残酷的战争与战火的硝烟中的文学著作,它展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描述了一个在血与火交织的时代里杰出革命战士的代表,塑造了一个无产阶级的英雄形象,字里行间注满了革命的热血。

这本书以十月革命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出身贫苦的少年,如何披荆斩棘,艰苦奋斗,最终磨砺成为一名具有崇高理想、高尚品格和顽强作风的共产主义战士的故事。在他幼年时,因为没有坚定的信念,整日为了温饱问题而周而复始的工作,过着碌碌无为的生活。战争爆发后,他意外邂逅了一位布尔什维克——朱赫来,革命的热情给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于是他毅然投身到革命队伍中。在战火纷飞的战场,面对生与死的考验,他没有后退,为革命事业付出自己的青春;在疾风暴雪的建设工地,面对常人难以忍受的劳动强度和饥寒,他没有倒下,为革命事业付出自己的健康;在双目失明、疾病缠身的情况下,他没有屈服,持笔战斗于文学,继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最终跟随苏联红军夺取最后的胜利。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古人云“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社会如同大熔炉,人生如同炼钢铁!没有任何东西是与生俱来的,也没有什么成绩是唾手可得的,每一块坚硬钢铁的炼成都需千锤百炼的磨练,每一项事业的成功都需要持之以恒的付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才能在苦难的熊熊烈焰中坚强起来,只有在烈火和“骤冷”的特殊环境下百炼成钢,才能延伸生命的价值,只有树立崇高的理想,把个人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才能成长为钢铁战士。“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人生的旅途蜿蜒曲折,会遇上许多艰难险阻,但人需要一种渴望成功的决心,秉持一定能成功的信念,为梦想而拼搏,为理想而奋斗,为责任而挺胸,才能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才能无悔此生。

保尔曾说过:“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不应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作为共产党员,应始终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将党的目标与使命牢记心中,把共产主义当做终身奋斗的信仰。船无司南,就会“迷路”;人无信仰,就会“迷茫”。《论语》有言,“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古代儒生志士,循“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信仰;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员,也应怀“为党、为国、为民”之理想,言“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之情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革命理想高于天。”纵观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建设和发展事业的历史,没有一大批具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中华儿女,就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更没有今天中国的高速发展。进入新时代,要把国家发展得更好,更离不开理想信念的力量,只有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才能激发更多群众的民族心、民族魂,才能引领广大群众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和惊涛骇浪。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必须坚决忠诚核心、拥护核心、维护核心、捍卫核心,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定信仰,锤炼党性,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才能坚定不移朝着伟大目标奋勇前进,以笃行人生信仰之力,让理想信念终成为现实,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主办单位:中共贺州市八步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贺州市八步区监察委员会

地址:贺州市建设东路209号【通讯员投稿】

邮编:542899

举报电话:(0774)12388

桂ICP备12007101号

桂公网安备 45110202000134号

贺州市八步区纪委监察委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