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ate ]]

[读好书、写书评]《解放战争》书评

   作者:刘雪芳       文章来源:区委巡察办    时间:2021-11-19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打印    分享:

[zhanzhangb_share]

《解放战争》是军旅作家王树增创作的记录解放战争时期前辈们精神历程的文章。通过阅读,让我感受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对解放战争有一份新的感动和体验。感动的不仅仅是书中对战争细节的揭秘或革命浪漫主义精神的宣示,更多的是体验到书中所揭示的一个人类历史发展永恒不变的规律–人民是决定历史走向的最终力量!

中国解决战争在世界战争史上堪称奇迹。内战初期,国民党各个方面的实力大大超过共产党。在军事方面,国民党军队达470万,装备精良,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只有127万,且装备简陋。无论在国民党内部,还是当时的世界舆论,都认为这场战争的胜负没有悬念。可战争却在短短的4年里来了个大翻盘。国共军事力量如此悬殊,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以弱胜强,取得最后的胜利呢?所有这一切根本无法用军事理论去阐释,其根本原因是,中国共产党代表着广大人民的利益,团结了要求实现国家统一和民族独立愿望的先进知识分子、工人、农民、民族资产阶级等一切革命力量,实现了符合中国人民要求的一系列政策。

在政治方面,共产党所主张的政治理想,就是建立一个自由民主的中国。抗战结束前,毛泽东就说过,我们要建设一个自由、独立、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在经济方面,我党的土地政策使农民真正成为农村和土地的主人,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参军支援前线成为热潮。有了土地革命的胜利,才有了打倒蒋介石的胜利。在世界战争史上,没有哪一支军队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那样身后会有那么多的民众奋力支持。

《解放战争》一书所承载的重要命题是人民的选择以及人民何以做出这样的选择。正是人民的选择和支持使中国共产党赢得了胜利。审视这段历史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战争中作战双方军事较量的背后,其实是政治的较量和人心向背的较量。中国共产党把为广大人民谋福祉作为党的根本宗旨,在创建新中国的艰难进程中,共产党人高举理想的旗帜前赴后继,其为民族独立和解放而奋斗的理想,为建立一个民主、自由、平等的中国而奋斗的理想,赢得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热诚而坚定的拥护,而人民一旦认清他们的社会理想,迸发出来的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是无比巨大的,足以摧毁一个旧秩序并创建一个新世界。

铭记历史,是要鉴往知来。当今的中国,正在经历着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历史性变革。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如何才能打赢这场“攻坚战”、“持久战”呢?历史已经给出了答案,那就是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人民,发展依靠人民,改革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主办单位:中共贺州市八步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贺州市八步区监察委员会

地址:贺州市建设东路209号【通讯员投稿】

邮编:542899

举报电话:(0774)12388

桂ICP备12007101号

桂公网安备 45110202000134号

贺州市八步区纪委监察委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