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ate ]]

魔影下的“黑客”——谭玉和(1-5)

   作者:金石       文章来源:《党风廉政教材》    时间:2013-01-02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打印    分享:

[zhanzhangb_share]

当我翻阅一大摞谭玉和的案卷时,当我在自治区纪委办案组的“双规”点采访谭玉和时,我大脑的思维神经在不断地搜索、扫描、组合案卷中的各种信息,以便定义谭玉和受贿案的深层实质,定格谭玉和的角色。我为此曾辗转反侧,“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我发现在谭玉和受贿案中有一个专家们称之为“权力商品化”的魔影,发现在那个魔影的穿梭游弋下,有一个“黑客”,一个曾任钟山县委书记、姓名叫做谭玉和的“黑客”。


  现在,我要做的事情是,用我这支笔,去揭露“权力商品化”那个魔影的踪迹,还原在那个魔影下神出鬼没的“黑客”。我希望读到这篇文章的读者能和我一起透过魔影下的“黑客”,探寻反腐败的本原,探寻预防和清除党内腐败分子这些“黑客”的路径。我相信读者会有自己的思考。
好,让我们平静一下心绪,从谭玉和受贿的一封举报信开始吧!


  一、打开决口


  2010年7月3日上午,自治区纪委第三纪检监察室收到由自治区党委、自治区纪委领导批转的一封举报信,信中举报钟山县委书记谭玉和插手工程建设、买官卖官、收受红包等严重违纪问题,举报信没有署名。室主任看着举报信上自治区党委、自治区纪委领导的批字,顿感事关重大。他沉思了一会,拿起办公桌上的电话:“小何,请你和小李马上到我的办公室来。”


  几分钟后,小何和小李放下手头的工作,直接来到了室主任的办公室。室主任脸色凝重地递过那封举报信,小何和小李看着举报信上的领导批字:认真研究,认真初核。


  小何、小李和室主任对举报信作了一番认真分析研究。举报信只是说谭玉和插手工程建设、收受红包等看起来像是一些道听途说的内容,也没有具体线索,用办案人员的语言来说,是“零线索”。他们一再琢磨举报信的措词,职责的敏锐使他们感觉到,谭玉和违纪问题也并非空穴来风。


  早在十多天前,自治区公安厅刑侦总队“11.12”打黑专案组领导专程来到自治区纪委,汇报他们在侦办以“李氏三兄弟”(李如胜、李如平、李如雄)为首的钟山县涉黑团伙违法犯罪案件中,发现少部分钟山县党政领导干部及公安人员为李如雄黑恶势力提供保护伞、收受贿赂等问题,并提供了一封群众举报钟山县有关领导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的举报信,请求自治区纪委介入调查。


  结合公安机关提供的情况,自治区纪委领导感到事情重大,为保密、稳妥起见,决定由第三纪检监察室成立调查组,先调阅公安专案组相关案卷,视情况再作下一步打算。7月6日,三室主任带领由小何、小李,以及从贵港市、百色市纪委抽调的三名办案骨干组成的调查组,以协助自治区公安厅查处钟山县李如雄涉黑恶团伙的名义,悄悄赶赴河池环江县调阅公安机关的打黑案卷,对谭玉和的违纪违法问题开展初核。


  调查组到环江县后,利用近一星期时间把公安专案组几个铁皮柜的案卷认真看了一遍,虽然没有直接指向谭玉和受贿等严重违纪违法等问题,但调查组从中捕捉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线索,发现“李氏三兄弟”涉黑团伙非法控制或转卖近百宗土地,面积近千亩,涉案金额达数千万元以上。据此,调查组分析认为,李如雄涉黑团伙能够在钟山县这个地方以暴力手段非法控制国有土地一级出让市场长达近十年时间,如果没有当地政府,特别是国土部门配合,是不可能做得到的,而这十年正是谭玉和在钟山县任县长、县委书记的时间,他应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于是调查组兵分三路,分别到河池市、环江县、南丹县、罗城县等地的看守所提审已被拘捕的钟山县黑恶势力头目李如雄,其二哥李如平、妹夫杨文光、胡某、杨某等犯罪嫌疑人,暗中挖掘谭玉和违纪违法线索。涉案人员举报谭玉和滥用职权,擅自为钟山县滨江花园小区减免建设配套费等问题,举报材料只有聊聊数语,字数不多,但调查组人员如获至宝,感觉捕捉到了一点蛛丝马迹。


  两个多星期后,调查组转至钟山县,协调公安机关查封被“李氏三兄弟”涉黑团伙霸占的钟山县相关宗地的档案,秘密调阅了滨江花园小区项目的地籍档案,发现钟山县国土资源局在国土出让和工程项目的“招拍挂”过程中,存在大量失职渎职问题,而这些问题大多牵连到谭玉和。特别是贺州市东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贺文(化名),在钟山县滨江花园国有土地出让、交易中与谭玉和的联系密切,应该是一条“大鱼”!


  经自治区纪委领导同意,调查组商请自治区检察院派出一名有丰富办案经验的侦查员参加初核工作。调查组的行动引起了谭玉和的警觉。2010年8月初,一向自炫为谭玉和老乡、是谭玉和的人的贺文在谭玉和的授意下,以探亲之名悄然出境,逃到澳大利亚避风。
贺文外逃了!这个情况令调查组猝不及防,也引起调查组的重大关注。一个拘捕贺文的计划随之秘密展开。


  虽然溜了一条“大鱼”,调查组并不为此泄气,而是继续在钟山县搜集相关文件资料,就在谭玉和眼皮底下开展工作。通过分析搜集到的大量政府文件、项目材料,调查组分析认为,钟山县国有土地出让过程中出现这么多问题,县国土资源局原局长贺永林负有不可推卸责任,他不但是涉案人员之一,也应该是关键的知情人。2009年自治区纪委在调查贺州市国土局局长黄超文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过程中,就发现贺永林贪污公款20多万元的问题,之后贺永林被贺州市纪委、市检察院立案查处。于是调查组决定重新提审贺永林,从他身上打开决口。


  事有凑巧。2010年9月6日,贺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判决原贺永林犯受贿罪判处8年徒刑。第二天,调查组直奔关押贺永林的昭平县看守所。在提审贺永林中,他不但交待了收受他人巨额贿赂问题,还交待其为得到提拔重用而先后送给谭玉和70多万元人民币等问题。


  转转折折,虚虚实实,决口打开了!自治区纪委领导听了案情进展汇报后,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二、贺文归案


  按照自治区纪委领导的指示,调查组要继续找李氏三兄弟犯罪团伙深挖谭玉和的受贿等严重违纪问题。


  先找“李氏三兄弟”的老三李如雄。此时的李如雄已被公安机关拘捕近半年时间,关押在天峨县看守所里。为让李如雄彻底问题,调查组动了一番脑筋,10月4日,“十一”假期还未结束,调查组就提前集结,驱车赶赴钟山,对李氏三兄弟的家庭成员情况进行接触了解,对他们有了一个鲜活的感性认识。之后,调查组直接从钟山赶到天峨县提审李如雄。经过十多天的攻心斗智较量和耐心说服教育,李如雄交代了其向钟山县一些党政领导、部门领导和工作人员行贿的问题,初战告捷。之后,调查组顾不上休息,再返回环江县提审“李氏三兄弟”的老大李如胜。


  此时已经是2010年10月19日。曾任钟山县国税局局长的李如胜还算配合。他说逢年过节,他都送钱给谭玉和,几年下来共送给谭玉和30多万元人民币。他还交代,谭玉和以各种名目在县国税局报销了30多万元。


  就在调查组发现谭玉和有受贿严重违纪问题时,2010年10月18日晚上11点半左右,意外得到了“贺文已被控制”的喜讯!调查组如获至宝,连夜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对贺文的谈话调查工作。原来,贺文在钟山县由于得到谭玉和的庇护,既搞房地产开发和承包工程项目建设,也搞加油站建设,他正在钟山县投资建设一个东海加油站。2010年8月16日,已经在澳大利亚避风的贺文接到家里人的电话,说加油站投资贷款已到期,需要他回来处理,否则银行不再给予贷款。贺文很不情愿回国,但家里人一再哀求,他不回来处理损失就太大了,他不得不硬着头皮潜回国内。


  8月18日,贺文忐忑不安地从澳大利亚飞回香港,当天从深圳口岸入境。他自以为从香港转到深圳再潜回贺州,神不知鬼不觉,一两天办完事后又再飞出境,应该不会出什么问题的。但令贺文意想不到的是,他一入境就被警方扣留……


  2010年10月19日下午。谭玉和在县委会议里,正在向自治区纪委领导汇报工作,忽然他的手机响了。他一看手机上的电话号码,心猛地一跳,赶紧离开座位,到会议室外接那个电话。电话那头传来沮丧的声调:“贺文被抓了。”好长一会时间,他才回到会议室,与会人员看见他脸色苍白,两眼呆滞,一副忐忑不安的神色。


  第二天一早,谭玉和自己开车赶回贺州市八步区建设路的老家。他从母亲的衣柜里翻出他原先藏着的一个小钱包,先摸了摸,不放心,拉开来看,那几张字条(即贺文写给他的“借条”)都在。


  他从二楼客厅的屋角里拿出一个铁皮垃圾铲,从那个小钱包里抽出七八张纸片,看了看,放在铁皮垃圾铲里。然后,他点燃打火机,借着打火机摇曳的火苗,点燃那几张纸片。一瞬间,那几张纸片被烧成了灰烬。此时,他阴沉的脸上闪过一丝只有他才体会得到的冷笑……


  谭玉和愚蠢地认为,烧毁了贺文那些暗藏玄机的“借条”,就平安无事了。自此之后的那些天,心中有鬼的他眼神虽然虚无缥缈,但处处装着一副镇定自若的样子。几乎每天晚上,他都在县迎宾馆里若无其事地跟人喝茶,聊天。多年的官场历练,使他嗅到了一种非同寻常的气氛,他在静观其变。


  “其变”很快到来。调查组根据前期李如雄等人的交代情况,掌握了一个重要情况:现任钟山县国土资源局局长罗海生、副局长韦福斌、土地利用股股长何平三人有受贿、失职渎职的重大嫌疑,必须对此三人立案调查,方彻底能搞清钟山县土地出让的黑幕。事不宜迟!2010年11月1日,调查组按照自治区纪委领导的指示,协调检察机关、公安机关“11.12”专案组分别对罗海生、韦福斌、何平三人同时立案调查,并采取强制措施。在控制罗海生等3人之后,调查组为稳住和麻痹谭玉和,故意来到他的办公室,向他通报了专案组的行动情况和罗海生等人的违纪违法问题。罗海生到案后,自知罪责难逃,很快交代了他为当上钟山县国土局局长而送给谭玉和13.2万元人民币的问题,同时交待了其从2008年下半年担任国土局局长之后在短短2年时间收受他人钱款80余万元的问题。在交待完所有问题之后,罗海生面对办案人员,长叹了一口气:“想不到我这头猪还没有养大,就被你们宰杀了!”


  2010年11月22日,自治区纪委常委听了调查组关于谭玉和涉嫌受贿受贿、失职渎职等严重违纪情况的汇报后,研究决定:对谭玉和立案调查,并对其使用“两规”措施。


  这个决定非常果断、及时。再过两天,就是周末。谭玉和正打算利用这个周末到广州参加一个玉石展。万一错过时机,或者走露风声,后果不堪设想。


  11月22日晚8时,谭玉和在钟山县迎宾馆的翡翠包厢里吃完“最后一个晚餐”后,自治区调查组向他宣布了自治区纪委常委关于对他实行“两规”的决定,并连夜将谭玉和带回南宁……


  由此,谭玉和受贿案就像剥笋似的一层层被剥开。

 

 

三、曾是经商人
 

  1981年8月的一天早晨,刚满19岁的谭玉和迈着那双很稚嫩但很有活力的脚,从他的老家——当时的贺县鹅塘镇新塘村出发,向离县城最远的南乡镇走去。他从梧州地区农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南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当技术员。

  这时的谭玉和,脸上泛着红光,那双小眼睛也很有亮光。这种亮光,一半是因为青春年少,一半是因为特有的自豪感。时隔29年后的2010年12月3日,在“双规”点给自治区纪委办案组写《我的深刻检查》时,沉重的忏悔还掩盖不住那时的自豪:

  1979年,我考进了梧州地区农校,成为我们村里解放以来第一个通过考试跳出农门的人。当时心里的那种自豪感现在想起来还真是一种美好的回忆。家人就别说有多高兴了,特别是母亲,那段日子,我经常看见她老人家脸上露出平时少有的笑容。……

  谭玉和到南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工作时,正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城乡涌起一股全民经商的潮流。南乡镇离县城远,离广东很近,而广东恰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谭玉和这样描述当时的体验:

  由于我的人缘好,镇供销社的老大哥们拉木头去广东做生意时,经常带上我到广东走走看看。我是个细心、勤快的人,这段经历使我开了眼界,积累了经验。

  这段经历,在谭玉和的人生道路上影响深远。才20岁左右的谭玉和在这段经历中悟出了经商致富的人生经验,成为他未来人生的一种理念,一种追求:

  如果说我在南乡镇工作的三年时间对经商只是入门的话,那么1984年我调回鹅塘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工作后,才是我搞经商活动的开始。从1984年到1988年的五年时间里,我在立足做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的同时,从为农民提供方便的角度,办起了农药、化肥、种子等农用物资经营门市部,为农民提供优质、价廉的农用物资,深受农民欢迎,经营越做越红火,名气也越来越大,多次受到县农业局领导的表扬。1988年县农业局把我调回局里组建农业服务公司。经过四年时间的艰苦创业,我把服务公司经营得有声有色,每年为全局干部职工提供较多的福利。

  这段话正是谭玉和经营有道、经商有为的自我评述,其中自我陶醉的喜悦溢于言表。

  多年以后,谭玉和由“领导的表扬”到一步步、一级级提拔为领导干部,一些知道谭玉和底细的人都说他是经商人,有商品经济头脑。可悲的是,谭玉和的商品经济头脑,为日后他的权力商品化埋下了祸根。

  四、经理人

  改革开放,

主办单位:中共贺州市八步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贺州市八步区监察委员会

地址:贺州市建设东路209号【通讯员投稿】

邮编:542899

举报电话:(0774)12388

桂ICP备12007101号

桂公网安备 45110202000134号

贺州市八步区纪委监察委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