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步区贺街镇:把民生资金晒在“阳光”下
今年以来,八步区贺街镇通过创新资金监管模式,建立健全规范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机制,确保资金拨付、管理和发放等环节“阳光运作”,把民生资金监管晒在“阳光”下,确保群众利益不受损害。
加强信息公开,便于百姓监督。该镇通过建立健全民生资金备案、公示、检查等制度,进一步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在政府网、村务公开栏等开辟“民生资金阳光公开”专栏,对各民生项目特别是群众聚焦的农村危房改造、低保、五保等民生项目安排专人及时更新信息,实行政策、项目、资金、程序和结果五公开,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同时,在宣传方法、方式上积极创新,该镇除了通过传统的村务公开公布各项信息,广大农民群众还可以通过“自动取款机”(触摸屏电脑)、LED显示屏等方式及时看到各项惠民政策和民生资金监管使用情况。通过把民生资金监管使用晒在网络上、“阳光”下,进一步促进信息公开,加大群众监督力度。
构建联动体系,强化部门和群众监督。该镇构建财政、纪检监察审计“两位一体”联动监督体系,财政部门对民生资金的预算、审核、发放等环节进行规范管理,镇纪检监察部门对民生资金的拨付、使用和管理运行情况进行跟踪审计,及时查处项目资金使用过程中的违规违纪行为。从各类补助对象的申请、审核、公示、审批的管理,到资金流向、资金用途、拨付路径等实行全程跟踪问责,杜绝挪用、挤占和造假现象发生。同时,建立健全动态跟踪管理机制,一旦受益对象资格或条件改变,能及时予以相应调整和更改。如对于农村危房改造等群众聚焦的民生项目,该镇引导群众自主决定召开村“两委”、党员代表和群众代表会议,通过会议讨论表决,选出村中公认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群众名单,在村部村务公开栏上张榜公示并附上镇纪委举报电话,公示结束后无异议再由镇级复核。在资金的发放上,该镇统一资金发行渠道,实行全部封闭运行管理,通过“一折通”,资金通过金融网点直接发到农户手中,全程实现了阳光操作,有效杜绝了民生资金被截留、抵扣、冒领等损害农民利益现象的发生,保证了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到位。通过群众自主全程民主讨论决定、阳光操作,群众对此认可度非常高。
责任落实到位,加强资金监管。各种强农惠民的项目多、分布广、资金量大,为确保把民生资金用于民生、用到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群众身上,该镇严格做到“三把关”:镇政府主要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把好审定、审批关;分管领导作为直接责任人,把好落实关;镇纪检监察部门作为督察部门,把好监督检查关。同时做到“三查管”:查强农惠民政策落实情况;查“六安工程”项目实施情况;查强农惠民资金管理使用情况。
严格纠风正纪,狠抓警示教育。该镇严肃查办和坚决纠正涉及民生、损害民利的突出问题,做到党委政府工作延伸到哪里,纠风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对违反项目资金管理规定,弄虚作假以及挪用、挤占、套取、骗取、贪污、虚报冒领等侵占和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严格追究有关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对违纪违法行为及时进行处理。据统计,2012年至今,该镇共查办“吃、拿、卡、要”典型案件3起,涉案人员3人,开展民生资金专项清理检查5次,清退款项1万多元,有效维护了群众的合法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