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ate ]]

散文丨家乡的五色糯米饭

   作者:覃玲       文章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时间:2022-04-07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打印    分享:

[zhanzhangb_share]

壮家的“三月三”和过年一样隆重。

小时候,“三月三”前夕,大人们已经开始准备过节要用的食材,最为复杂非五色糯米饭中的枫叶糯米饭莫属。

父亲麻利地爬上枫树,挑选长满油亮叶子的树枝,挥舞着柴刀,“咔嚓”一下,树枝便掉在地上。没一会儿,已经砍了一大堆,把树枝用绳子一捆,扛在肩上,带着我往家的方向走去。

回到家里,我和父亲把枫叶摘下来,放进簸箕里。

“这些够了。”父亲抱起满满的一簸箕枫叶,来到了舂米的石臼前,用小扫帚扫了扫里面的灰尘,把枫叶塞进石臼里。石臼上方架着一个像锄头一样长长的木架子,父亲站在一端,用脚一踩,和跷跷板一样,石臼上的木头翘得老高,父亲一松脚,圆圆的木头便重重地砸在了石臼里。

“咚咚咚……”看着父亲熟练地踩着板子,我在一旁跃跃欲试。真的上前一试才发现,这个还挺费劲的,我愣是没能把另一头翘起来。

“哈哈哈,阿妹,你还要多吃两碗饭才能踩得动。”父亲看着我滑稽的模样捧腹大笑。

当枫叶都砸成了粉末状,父亲把架子挂起来,用木勺把石臼里的枫叶粉末挖出,放进簸箕里。拿回家中,用纱布包裹,在装着水的桶里揉搓着,水变成了墨绿色。盖上盖子,静置几日,墨绿色的枫叶水逐渐变黑,等待着“三月三”大放异彩。

“三月三”的早晨,天色微微亮,父母早已经在厨房里忙活。父亲把腌好的五花肉,裹着黄豆粉放进蒸笼里蒸熟;母亲把浸泡好的各色糯米一层一层放进热腾腾的木桶里。

等到糯米饭和粉蒸肉出锅,我和弟弟已是饥肠辘辘。围在饭桌旁,看着父母抬着木桶,把热腾腾的五色糯米饭倒在铺着芭蕉叶的簸箕上,芳香四溢。母亲把粉蒸肉裹在五色糯米饭里,用准备好的芭蕉叶一包,递到我们的手中,温暖从手心向全身蔓延,混合着芭蕉叶的清香,满满都是幸福的味道。

每次蒸出来的五色糯米饭母亲都吃得很少,她总说不爱吃糯米。后来我才知道,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糯米饭是非常难得的美味,她舍不得吃,总是想把最好的都留给我们。

后来,五色糯米饭在大街上随处可见,我也曾去买一些来尝尝,总觉得少了一些味道。有一年“三月三”,我在外地工作没法回家,在电话里跟母亲聊天时,不经意间抱怨道在外面买到的五色糯米饭不正宗,尤其是黑色糯米饭没有枫叶的味道。

原本只是一句牢骚,没想到母亲当了真。过了几天,我收到了母亲从老家寄来的五色糯米饭、粉蒸肉和腊肉,装在一个大大的饭盒里,旁边还放着两大瓶水。

没一会儿,母亲发视频过来:“阿妹,收到糯米饭了没,闻闻看有没有馊,我放了两瓶强冻的水在里面,不懂有没有用?黑色糯米饭是用枫叶做的,肯定吃得出枫叶的味道……”

我连忙将糯米饭、腊肉和粉蒸肉上锅蒸热,拿到镜头前,当着母亲的面品尝起来。熟悉的密蒙花、枫叶等草木的芳香、糯米的弹牙甜香,配着咸香的粉蒸肉和腊肉,在口中弥散开来。心底的思乡之情再也抑制不住,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母亲看我表情不对,焦急地问着是不是馊了,要不然她重新蒸一锅。

“很好吃,真的,很好吃,是因为刚蒸热,有点烫……”我慌忙地解释道。

母亲这才放心点了点头,让我慢点吃,别烫着。

“好。”

我终于忍不住,转过身,热泪夺眶而出。

今年的“三月三”快要到了,母亲说,她已经准备好五色糯米饭的材料,就等着我们回家。

恍惚间,我仿佛看到炊烟升起的厨房里,母亲围在炉灶旁忙碌的身影。烧得噼里啪啦作响的柴火,高高的木桶蒸汽升腾,五色糯米饭的芳香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主办单位:中共贺州市八步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贺州市八步区监察委员会

地址:贺州市建设东路209号【通讯员投稿】

邮编:542899

举报电话:(0774)12388

桂ICP备12007101号

桂公网安备 45110202000134号

贺州市八步区纪委监察委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