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职尽责送光明 农网改造惠民生
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政府工作的根本目的,是让全体人民过上好日子。要坚持建机制、补短板、兜底线,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里松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生问题,把“为民务实”作为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出发点,把提高群众用电质量、消除安全隐患、提升幸福指数作为履行社会责任、拉动电量增长的着力点,在新华、培才、里松三个村实施农网改造工程,“以点带面”辐射全镇,稳步念好“转、实、惠”三字经,更好地为人民谋福祉,让百姓得实惠。
转,即加强农网改造的宣传,转变群众的思想观念,提高群众的思想意识。里松镇镇域面积142平方公里,辖文汉、里松、培才、新华、青凤、斧头山6个行政村,总人口1.84万人,5822户,里松镇域面积虽然不大,但供电区域分散,涉及五家供电部门。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加快以及“家电下乡”等惠农政策的落实,农村经济和农民生产、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电器设备逐渐增多,电力需求增长强劲,用电负荷增长较快,由于之前的供电网络结构薄弱,供电能力和可靠性差,导致农村用电需求软弱,用电高峰期电压不稳,停电现象时有发生,难以满足镇域群众用电需求。农网改造迫在眉睫,政府干部职工分村分片深入基层,了解百姓疾苦,倾听百姓心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宣传农网改造的重要性,做好群众工作,优化施工环境,妥善化解电网建设中产生的矛盾纠纷,搞好征地拆迁、青苗补偿等工作,着力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幸福指数。
实,即为民务实。水电部门是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建设的实施主体,要认真搞好项目申报、计划审批、勘测设计、材料供应、组织施工、安全监管等工作,严格按照有关要求,精心组织,安全施工,文明施工,确保工程质量;扎扎实实地实施镇“十二五规划”中的农网改造工程,通过农网改造升级,对老化的导线、电杆、瓷瓶、拉线进行更换,对过载的变压器、表箱等电器设备进行必要补充,进一步提高农村电网的安全运行能力,认认真真地把农网改造落到实处。2011年以来,举全镇之力筹资250多万元用于里松、新华、陪才农网改造工程,建设和改造容量分别为150、200、250千伏安的变压器共12台;新装电表1556个;新建和改造电压220伏、动力电压380伏线路共28公里。
惠,即让百姓得实惠。一是有力加强了农村供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形成“规划科学、结构合理、安全可靠、运行灵活”的机制;二是有效保障了农村生产生活用电需求,为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电力保障;三是大幅提高了农村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解决常常限电停电的问题;四是大幅降低了农村到户电价,整改前由于线路损耗造成的到户电价为0.71元/度不等,而整改后的到户电价是0.508元/度,减少了农民电费支出;五是为全镇“三农”经济发展保驾护航,2013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667元,同比增长13.2%。
农网改造作为农村最大的一项惠民工程,是政府服务“三农”的关键之举,也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可行之措,既深化了农村电力体制改革,构建新型农村供电体系,又实现了城乡用电同网同价,减轻农民负担和加速农村经济发展。乘着农网改造升级的春风,里松镇启动农网改造无疑是让农民沐浴在春天的阳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