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别开生面的家风教育实践课——八步区纪委监委、《今日贺州》编辑部开展“‘清廉家风’家庭体验教育”主题党日活动纪实
作者:覃秀娥 董权花/文 杨峭峰/图
文章来源:八步区纪委监委、《今日贺州》 时间:2023-03-15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打印
分享:
[zhanzhangb_share]
烟花三月的贺州,暖阳高照、惠风和畅。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精神,深入推进党员干部自身作风和清廉家风建设,3月10日,八步区纪委监委、中共贺州市委机关党刊《今日贺州》编辑部共同组织纪检监察和市委党刊党员干部及家属共30多人,开展以“正家风促党风·清政风强作风”为主题的“‘清廉家风’家庭体验教育党日活动”,先后深入八步区贺街镇的民间打铁铺、八步区家风馆实地参观、接受教育,党员干部和家属签订了《共建廉洁家庭承诺书》,还深入该镇西南村一起开展了植树活动,旨在通过家庭成员的参与和努力,着力提升“党风正、政风清、家风好、作风实”成效,致力锻造一支政治强、作风正、业务精、讲奉献的纪检监察和党刊编记队伍。

参加活动的全体人员在八步区家风馆接受家风教育。
熊熊炉火锤炼人生 浓浓乡情延续初心
在贺街镇经营打铁铺的张师傅,是一位50多岁、身板墩壮的工匠,至今,他的铺子已有35年了。一直以来,主要是为当地群众锻造铁锹、锄头、树皮刀、斧子等农具。他说:“虽然现在市场上和网上都可以随时买到农具成品,但普遍的乡亲还是喜欢传统手工打造的农具。”“虽然打铁很辛苦、利润微薄,但为了方便乡亲,我的铺子就一直经营到现在,如果改行,我就辜负了乡亲几十年来的信赖,我也舍不得。”

深入贺街镇打铁铺现场接受“打铁必先自身硬”教育。
我们围站在打铁台周围,观看张师傅锻造树皮刀。熊熊炉火把一块长约40厘米、宽8厘米、厚1厘米的铁片烧得通红。张师傅左手拿着铁钳、右手紧握铁锤,动作十分娴熟地从火炉中夹出铁块,放到厚重的铁砧上,用锤子在烧得火红的铁块上使劲地锤打,“叮当叮当”极富节奏的响声,宛若一曲悦耳动听的乐章,在屋内悠扬回荡。
虽然张师傅已年近花甲,但他依然浑身是劲,尽管忙得满额汗水,但无丝毫累乏。他边打边对我们说:“打铁首先要选料,经过炉火加温、捶打、淬火、打磨等多道工序。”“打造农具时,要学会针对不同用途的产品选择不同的材料,才能使产品在专用中发挥它的优势。”
张师傅对我们说,打铁不但是对铁匠精准判断眼力的考验,更是对一个人耐性、韧劲的挑战。捶打过程中,需要眼力来判断对产品的规格要求,需要边打边思考、边打边设计、边打边观察、边打边纠正改进,需要有吃苦耐劳、迎难而上的耐性,需要不厌其烦、反复琢磨的韧劲,更需要专心专注、精益求精的精神。张师傅说:“打造农具特别是刀具,最关键的工序是蘸水,必须严格把握好火候和蘸水瞬间,才能确保铁器或刀口的硬度。”“当然,要干好打铁这门活,说难也不难、说容易也不容易,但首先要自身过得硬!”
徐徐清风温馨拂面 谆谆家训浸润心田
八步区家风馆由“古代廉吏”“红色家风”“最美家庭”“传世家训”等8个版块内容组成,集中展示见贤思齐、诗书传家、勤俭节约、自强不息等优秀传统家风文化,是一家致力于弘扬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传统家庭美德的文化场馆。
家风是一个家庭、家族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体现着家庭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素质的家族文化风格。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历史长河里积淀形成的众多灿烂文化中,家风文化传承独具榜样性、社会性、传承性。尤以阐释修身、治家、处世、为学的《颜氏家训》《朱子家训》《孔子家语》等名著与宋代著名的朱晦翁“读书起家之本、勤俭治家之本、和顺齐家之本、循礼保家之本”的居家“四本”、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的《训俭示康》“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以及韩愈在《原道》中写的“欲治其国者,必先齐其家”等经典传世名句,为历代传承尊崇。家风纯正,必定引领社会风气积极向上;家风不好,必定影响家庭败坏社会风气。古代的一些贪官污吏和当今很多党员干部滑进腐化堕落深渊,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忽视良好家风的建设。
毛泽东同志曾立下“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三个原则;周恩来同志在加强家风建设时,制定了“十条家规”;陈云同志为亲人定下了“三不准”;习仲勋同志教育儿女要“勤劳俭朴持家、低调踏实做人、务实为民办事”。这些被视若“传家宝”辉煌夺目的红色家风,成为了留给子孙后代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抓好家风,做家风建设的表率”“要推动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激励子孙后代增强家国情怀,努力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之才”。古人励人心志的家规家训、当代革命家催人奋进的经典名言和习近平总书记朴实无华的谆谆教诲,如徐徐清风拂面,似涓涓甘露润心。
灼灼之言直抒胸臆 句句铿锵激心励志
家风馆讲述的一个个清廉家风小故事,从古代到现代,从伟人到普通人,百川赴海,最终汇集成为“家风、党风、政风、社风”相统一的新时代家风。“典型案例”板块展示的是近几年来发生的党员领导干部腐败的图片与文字记录,剖析了这些贪腐分子腐化堕落的整个过程,引人深省,大家深深地被这些典型案例所震惊。大家认真地品读学习着各个板块的内容,用心领悟其中的哲理内涵,时而拍照记录、时而轻声阅读、时而相互交谈,共同探讨交流。大家认为,从政为官不管身居何职,都要保持艰苦奋斗、谦虚谨慎、真诚奉献的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必须以案为鉴、警钟长鸣,时刻保持头脑清醒、辨别理性,从根源上杜绝腐败,做到远离诱惑、亲贤近德,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绝不能因贪腐成为此生败笔。
作为新时代的纪检监察和党刊战线的党员干部,必须把加强自身综合素质建设有机融入清廉家风文化建设之中,时刻对标对表党中央的要求,自觉立好家规、践行家训、正好家风、处好家事、管好家人,以身作则涵养清正家风、清廉党风、清明政风,带动形成淳朴民风,营造团结和睦、爱国爱民、谦诚礼让、敬老孝亲、勤俭持家的优良人文生态。

开展体验教育谈体会。
八步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李鹏在畅谈本次体验教育体会时说,八步区纪委监委与《今日贺州》编辑部联合开展“清廉家风”家庭体验教育活动,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以及全国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教育整顿会议精神的实践行动,是落实市委开展“解放思想对标对表提升年、干部作风强化年、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建设攻坚年”“三个年”行动精神的具体行动。目的是要与家人一起深化党风廉政意识、领悟古今家训真谛,增强“清廉务实为民本质、提升拒腐防变本事、提高工作能力本领”极端重要性的认识。他说:“观看了打铁过程后,使大家对‘打铁必须自身硬’有了更深刻的领悟,打铁更要具备‘耐性、韧劲’和专业技能以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纪检监察干部要很好地弘扬铁匠精神,紧紧围绕‘一刻不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这条主线,创新推进纪检监察工作。要以强化家风建设为抓手,锻炼健康体魄、提升业务水平,做政治明白人、工作担当人、作风干净人和人民群众贴心人,当好工作‘了却’干部,不当敷衍‘了之’干部 。”
李鹏说,《周礼》提出考察官吏要看“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辨”,阐明了为官者既要具备工作能力,又要做到廉洁。当前,很多党员领导干部虽然过了自身内心的廉洁关、思想关、政治关,但却被社会关、亲属关和生活关所累,众多贪腐分子就是因为家风意识淡化,将人民赋予的权力化为己用,导致腐败。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如果没有正确世界观人生必将迷失方向,丧失正确权力观人生必将身陷囹圄,脱离组织的人生观人生必将离心离德,逃避监督的人生必将腐化堕落。习近平总书记反复教导并要求我们:“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清白做人、勤俭持家、干净做事、廉洁从政,管好自己和家人,涵养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良好家风”。我们要明白“从人民公仆到贪官污吏只是一念之差,从人民功臣到阶下之囚只有一步之遥”的道理,纪检监察干部只有常修为官之德方能为民,常怀律己之心方能慎独,常思贪欲之害方能远祸,常排非分之想方能免忧。我们务必从自身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的细节做起,带头抓实清廉家风建设。要进一步管好亲属,净化朋友圈、社交圈、生活圈,引导我们的亲属自觉思廉、助廉、倡廉、践廉,共同发力抵制各种腐败诱惑把好“家门关”。我们要坚持常态化提醒配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坚持配偶“收支明显反常要过问、带回高档商品要过问、经常在外吃饭要过问、经常外出晚归要过问、经常接触社会人员要过问、经常背着家人打电话要过问”的“六个要过问”做法,全面筑牢家庭廉洁的“内防线”、主动当好拒腐防变的“守门人”。
《今日贺州》主编、编辑部主任黎志宇在谈教育体会时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为我们建设清廉家风提出了明确要求。家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党员干部的品德与官德,好的家风离不开好的家规家训的有效实践,家规家训作为家庭的主流价值观,是家庭成员思想品格的准则,是建立品德高尚、温馨幸福、正气充盈的美满家庭的基础,也是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重要防线,更是确保党员干部风清气正、崇廉尚实的重要保障。市委党刊的编记人员肩负着把握正确主流舆论导向的重大职责,更要在加强清廉家风建设、提高政治站位和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等方面做好表率,要把建设清廉家风与做好市委中心工作舆论宣传、深入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三贴近”落实“走转改”、贯彻“增强四力”要求、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等紧密结合起来。要进一步强化家庭观念,与亲属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充分发挥亲属拒腐防线的助廉作用,营造勤勉敬业、务实为民的氛围,创建温馨和谐、清正廉洁、勤俭持家的家庭环境。

李鹏(右二)、黎志宇(右一)为家属、干部赠送《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等书籍。
八步区纪委监委干部家属、贺州市行政审批局局长黄清明在作发言时说:“在我的人生中,对我影响最大的是我的母亲,母亲的教导一直铭刻于心:一是做人不能贪小便宜,贪小便宜会吃大亏;二要听领导的话,端牢自己的饭碗;三要懂得感恩,要记恩不记仇。”黄清明在分享自己继承和弘扬良好家风中坚守的三个准则:只做事不争权——可保同事关系和谐;尊重女性不好色——可保夫妻感情牢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贪腐——可保家庭安稳不犯颠覆性错误。
《今日贺州》干部家属、贺州学院教育与音乐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都利锋说,唐朝李世民在晚年写就的《帝范》中,深刻反思了自己一生的功与过,总结作为一个皇帝、一个家庭中流砥柱的应为之事,正因为他严谨、客观、全面看待家风、国风,之所以诞生了为世人所惊叹的“贞观之治”,从中可见家风建设是何等之重要。好的家风会造就一个个德艺双馨的人、有作为的人、对国家和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更是对孩子健康成长发挥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她说:“我认为,抓好清廉家风建设,关键是要立德、立信和立廉,要把强化家风、遵守家规、践行家训与立德树人以及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修为有机结合起来,持之以恒廉洁修身、廉洁治家,以言传身教影响家属。”
八步区纪委副书记、区监委副主任邓海昀和董娇表示,通过实践教育,令人受益匪浅,既受到极大的心灵震撼,又收获了家风建设知识。身为纪检监察干部,一定要提高政治站位、加强政治历练,把家风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实化于践。要加强政治建设持续推动党风正、抓实正风肃纪持续推动政风清、提高业务能力持续推动民风淳、加强家庭家教持续推动家风好、创新真抓实干持续推动作风实,真正做到以谨慎之心对待权力、以淡泊之心看待名利、以警惕之心制胜诱惑。

参加活动人员在八步区家风馆前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