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正气扑面来 俯身躬行解民忧——八步区清廉建设提质增效走笔
自开展清廉建设提质增效行动以来,八步区强化廉洁文化建设,以示范点创建为抓手,擦亮“一村一品”乡村振兴清廉底色,纵深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作为新时代纪检监察青年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绝不能只是一句口号!”日前,八步区举办“知纪守廉 清风传家”诵读演讲比赛。在比赛现场,选手们时而激情澎湃、时而娓娓道来,有的讲述清廉故事、有的分享家风家训。一个个充满正气又感人至深的廉洁故事,生动阐释了清廉的深刻意义和现实价值。
“今天的活动非常有意义。社会公布的许多违纪违法典型案件都与家属没有及时提醒规劝有关系,后来导致了家庭破裂。我一定做好家庭清廉监督员,共同建设清廉家风、幸福家庭。”在现场观看比赛的干部家属洪子源说。
此次比赛是八步区深入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一个缩影。八步区加强廉洁文化建设,通过拓展廉洁文化建设载体、组织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开展廉洁课堂等举措,讲好廉洁文化故事,使党员干部群众近距离感受廉洁文化正能量,营造出浓厚的宣传氛围。
事成于气正,业兴于风清。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不想腐的自觉,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为把廉洁文化带进群众的日常生活,八步区纪委监委联合区委清廉办将清廉文化元素与儒家思想、临贺故城宗祠文化、客家文化以及八步区红色文化等相结合,将八步区历史上清官廉吏、历史名人的家风家训和清廉故事生动展现出来,融入了当地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全新打造了一座家风馆,让“家门口”的廉洁文化与警示教育结合起来,更接地气、聚人气、有生气。自开馆以来,累计接待党员干部和群众超4万人次,开展沉浸式廉洁教育宣讲活动90多场次,成为新时代廉洁教育的金字招牌。
9月20日,八步区委机关工委、区妇联、区财政局、区城建集团、八投集团共70多名党员干部联合开展“清风传家 廉润万家 共绘八步发展新篇章”活动,通过“桂姐姐”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清廉家风知识,向党员干部发出《创清廉家庭 扬清风正气》倡议等方式,进一步引导党员领导干部携手筑牢廉洁防线,带头弘扬优良家教家风,以德治家、以俭持家、以廉守家,把好“廉洁关”,守好“幸福门”,让家庭成为党员领导干部安心、洁净、幸福的港湾。
国无廉不兴,家无廉不宁。八步区深入推进清廉机关、清廉家庭与清廉国企融合共建工作,创新融合共建模式,引导广大国企家庭携手筑牢廉洁防线,将清廉理念深植于心、践之于行,以清廉家风涵养时代新风。
“以前这里只有一条小泥渠,寨里的脏水污水排放到这里时很容易堵塞,天气一热就散发臭味,现在做成三面光,又高又宽,再也不用担心排水问题了!”11月10日,八步区贺街镇香花村邹屋寨的村民邹来书谈到村里新修的水渠,掩饰不住脸上喜悦的笑容。
由于邹屋寨村集体经济收入不高,在修建排水设施上财力有限,仅靠一条小泥渠排放生产生活污水,流速慢,下雨容易堵塞导致污水四溢,高温天气里还会散发出阵阵腥臭。村民对此无不直摇头,这也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热议的焦点。
群众事,无小事。贺街镇纪委得知情况后迅速响应,发挥监督职能作用,联合镇党委、政府、人大等多个部门,深入一线调研,摸清问题症结后,要求相关部门积极向上级申请项目资金,并对项目进度、工程质量、资金使用等关键环节进行全过程监督,成功推动了香花村邹屋寨排污水渠项目的顺利落地。
经过紧张有序的施工,一条总长169米、设计科学合理的排污水渠在邹屋寨建成并投入使用。这一项目的完工,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邹屋寨58户村民生产生活污水排放难题,还极大地改善了香花村的村庄环境,提升了村民生活的幸福指数。
邹屋寨排水渠的修建是八步区扎实做好民生监督、推进清廉建设的一个缩影。
八步区紧盯群众关注的痛点、热点、难点问题,从“小切口”切入,发挥乡镇纪委、街道纪工委监督一线的“探头”作用,通过整合村务监督委员会和村级监督工作站力量,常态化开展一线接访、带案下访、重点走访、监督回访等,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俯身躬行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截至今年10月底,八步区纪委监委发现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50个,监督推动解决问题126个。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作为政治机关,只有把监督聚焦到群众最关切、反映最强烈、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上来,让民生实事落地落实,才能为乡村振兴赋能,为群众幸福生活添彩。”八步区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将持续聚焦群众期盼,在各项民生实事中跟进监督,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