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新方法——仁义镇三举措提高信访案件办结率
去年以来,我镇接到的信访案件不仅涉及到土地、山林纠纷,还有反映赡养老人、环境污染等问题。如何适应新形势,新常态,提高信访案件办结率?请看仁义镇三举措出击。
转作风,防源头
“现在,我们接到的信访问题难点范围不断扩大,往往一个问题涉及两三户人家、一个自然村屯乃至一个行政村,还是像以前的一样工作,几乎处理不了”一位综治办老干部滔滔不绝地说。
为此 ,镇综治办率先转变工作作风,一是多换位思考,工作中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掌握灵活性,能向群众倾斜尽量争取;二是多与群众沟通,集思广义,以争取群众对自己工作的支持;三是多深入思考,细化办事程序,重大问题按法律程序民主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监督,从而在源头上杜绝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
走村屯,排民忧
“老有所养,我能安度晚年,多得司法所的干部”三联村罗大爷,笑呵呵地说。据了解,罗大爷自从年老病痛多,儿子儿媳在家务农,收入少,不愿意赡养其父。镇里司法所干部多次跟其儿子沟通,儿子深刻意识到,尽管生活再苦也不能苦老人。
近年来,镇司法、综治干部改变了坐等群众上门反映的工作模式,主动深入村屯,倾听群众呼声,为群众排忧解难。另外,我镇在多个行政村建立了2+X的群防群治组织,对出现的各种矛盾纠纷先由村级群防群治组织调解处理,使一些矛盾纠纷得到了及时处理,有效避免民转刑的案件发生。做到矛盾纠纷早发现、早预防、早化解,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目标。
善总结,破难点
“每次处理一份信访件,我都会做好登记,办结后重新回顾一次,想想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争取下次遇到此类案件,能更快地办结”镇司法所马所长跟笔者说。
自2014年10月份任镇司法所所长以来,马所长每次接到信访件,都认真分析、总结,举一反三。面对新常态、新形势信访工作,他带领全所工作人员做到取长补短,一是继续运用好传统、好经验、好做法;二是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努力突破工作难点;三是注重与各部门联系,增强工作“合力”,统筹工作,真正做到相互配合、彼此衔接、有条不紊。
据统计,2015年截止目前,仁义镇司法所累计接听举报电话14余人次,已办结8件次(不含重复件);共接待群众来访10余人次,已办结6件次;区信访办交办信访案件1件,已办结1件,为推进我镇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做出了积极贡献。(仁义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