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步区加大查办案件力度聚焦主业显成效
今年以来,八步区纪委立足“三转”,不断创新机制、强化举措、突出主责主业,案件查办工作取得新的成效。截止5月,该区纪委书记约谈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75人(次),全区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信访举报60件(次),立案24件,同比增长242%,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6人,移送司法机关2人。
一、领导重视,完善办案机制。一是领导重视,精心部署。注重加强案件查办工作的领导,实行纪委书记亲自抓,分管书记具体抓,周密部署全年案件查办工作,落实案件“每季度一分析一排查”工作制度。二是部门配合,联动办案。加强与反腐败协调小组成员单位协作和配合,整合区、镇两级纪检监察办案力量,共同办案,形成“优势互补、力量一致、整体作战”的格局。如,与贺州市公安局八步分局联合查办了该区贺街镇双星村委副主任陈金清贪污案。三是常委包片,全员参与。全面推行纪委常委包片、全员参与、包案负责工作机制,确保案件随查随结。每个纪委常委负责联系、指导2—3个乡镇(街道)和13个区直单位的案件查办工作,形成分片区办案,实行案件线索统一管理、办案力量统一调配、办案行动统一组织。
二、多措并举,拓宽案源渠道。一是注重信访,精准排查。搭建与宣传部、信访、公安、检察、法院、审计、司法、国土、民政、建设等部门信访信息共享平台,增强合力。定期召开信访、案件检查、党风政风工作会议,筛查信访件,研判信访线索。今年以来,通过作风建设、网络舆情信息等共发现案件线索7条。如,通过信访部门掌握线索,查办了八步区新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违反廉洁自律要求,公款发放职工福利案。二是专项督查,发现案源。开展 “三公”经费、公车使用、清查“吃空饷”、“玩风重”、“不作为、乱作为”等专项督查62次,发现案件线索9条。如,在对全区教育系统“三公经费”开支专项督查中,发现并查办了八步区灵凤小学、八步区仁义镇中心校等6所学校违反八项规定、违规公款发放节礼等案。三是“哨所”前移,注重一线。任命201名村级纪检员,实现一村一反腐“哨兵”,随时收集基层反腐舆情,打造基层“阳光信访室”,及时跟踪了解收集基层信访举报材料,并及时向上级纪委反映线索。如,八步区铺门镇福塔村委副主任陈中梓挪用公款案正是由村财务监督小组人员发现的线索。
三、收缩战线,提高办案水平。一是收缩战线,配强人员。将区纪委监察局参与的168个议事调机构精减到13个,进一步厘清职责,聚焦主业。整合区纪委内部办案力量,新增设一个纪检监察室,选强配优办案人员,从公安、法院、司法等部门选调了5名业务骨干充实到办案队伍,专职办案人员占本单位总人数的42%,全区接受过培训的陪护人员58名。二是保障经费,完善设备。每年财政预算150多万元纪检监察工作经费,保障工作正常运转。改善区本级纪委、乡镇(街道)纪委(纪工委)和区直单位纪检组的办公办案设备,目前全区16个乡镇、街道纪检组织实现“十个一”配备。三是加强培训,提高能力。通过以案代训、跟班学习、“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全面提升纪检监察干部办案业务水平。今年以来,先后选派6名纪检监察干部参加中央、自治区纪委举办的案件办理培训班,5名纪检监察干部到上级纪委跟班学习。
四、惩前毖后,强化结果运用。
一是突出案例分析。对处理的每一起案件,及时组织审理室、检查室和宣教室等相关人员召开案件审理联席会议,对案例违纪违法行为产生的的直接和间接、表面和深层次原因以及主观和客观因素等进行全面分析,找出案例中暴露出来的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及时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督促发案系单位或所在系统、乡镇出台制度15个。二是突出警示教育。对每一查结的案件,坚持运用好“身边事”教育好“身边人”的警示素材,利用案情通报、召开案例剖析会、“以案说纪”会等形式,加大对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的教育,强化警示教育的感染力。今年就以全区领导干部、教育系统中学、中心校校长、村(社区)党支部书记、村委作主任为对象分别召开“以案说纪”会议各1次。三是突出绩效考评。把乡镇(街道)、区直单位纪检组办案工作列入年终绩效考评范围。(八步区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