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峰镇以“四心” 擦亮“门户”
八步区灵峰镇这个地处粤桂两省(区)三县交界地带,距贺州市区76公里,距广州市180公里,被喻为八步区乃至贺州市“门户之镇”的普通小镇,正悄然的发生着改变——环境美了、群众笑了、企业兴了、干部心暖了。
环境美化亮人心
“房前屋后堆放柴草、沟旁塘边乱倒垃圾、山林祭祀随处烧纸的现象不再了,村道干净了、路灯亮了,灵峰的青山绿水更美了。”谈起现在与过去的变化,爱群村支书满脸笑容地对笔者说。
自开展“美丽广西”活动以来,贺州市各个乡镇就以实现“天长蓝、树长绿、水长清、地长净”为目标,掀起一波又一波的美化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为了贯彻落实“美丽广西·生态乡村”活动,灵峰镇结合自身实际,以绿化美化农村生活环境,确保农村饮用水安全,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为指导,通过全面健全并落实镇村环境卫生治理长效机制和问责制、成立生态乡村建设理事会、聘请专职保洁员、动员农户缴纳保洁费、路灯亮化等有效措施,强力推进灵峰镇生态乡村建设上新台阶。据悉,自“生态乡村”活动启动以来,灵峰镇新建垃圾池26个、垃圾焚烧炉1座;亮化瓦房墙壁3000余平方米;村屯绿化面积达30多亩,种植树苗5000多株;完成15条村道道路硬化;投资30万安装了37盏太阳能路灯。
致富之路向人心
当前是扶贫攻坚的关键时期,灵峰镇虽只有8000多人口,但该镇仍有不少村民挣扎在贫困线上,作为“门户之镇”的灵峰,怎样才能啃下扶贫攻坚这个“硬骨头”,如何保障在带领群众奔小康之路上不让一个贫困户、一个贫困人口掉队?为此灵峰镇以“农民增收”为出发点,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利用灵峰镇林地多的优势,在发动贫困户种植杉树、山楂树等山上作物的同时还鼓励群众发展养牛、养羊、养蜂等养殖业,截止到目前,该镇共发展杉树种植1200亩、山楂200亩;养牛存栏达30头的有21户,养羊存栏达200头的有6户。此外,该镇还积极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就业,加大对贫困户的科技培训力度。目前,该镇外出务工创业人员达2500多人,举办贫困户培训班4次,培训人数达到300多人,其中贫困户200多人,致富能手30人。
未刷墙漆的毛坯房,家里墙壁红砖裸露,像这样的住房曾经在灵峰镇并不罕见,但是如今该镇已有不少村民开始筹划建新房,“如果没有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我不可能有今天富足的生活,不仅买了冰箱、彩电、太阳能热水器,还购买农用车和勾机。”该镇一位梁姓村民说。
优质服务稳人心
“喂,雷站长吗?我这边是科利公司啊,我们现在和群众发生了些矛盾,你们能过来帮助协调解决吗?”“好的,我们马上到。”接到企业求助电话后,灵峰镇企业服务队5分钟之内便赶到现场进行调解,最终企业与群众达成协议。这只是该镇为镇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的一个缩影。
“无工不富”。没有灵峰工业区进驻之前,灵峰镇是一个典型的边远山区落后乡镇,自工业园区有企业进驻后,灵峰财税收入一年上一个台阶,短短三年时间灵峰的财税收入从1000万到突破5000万,实现了从“小乡镇小财政”到“小乡镇大财政”的飞跃。为此,灵峰的党员干部始终把为企业服务放在第一位,2015年灵峰镇更是以“三严三实”活动为契机,通过在镇村党员干部中实施“5分钟工作法”,为园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5分钟工作法,就是组建镇企业服务队,在园区企业有诉求的情况下,服务队在接到企业来电5分钟内必须赶到该企业,为企业解决问题,确实不能马上解决的,需在3个工作日内给予答复,做到企业反映的问题件件有人办,事事有回音。据统计,“5分钟工作法”实施以来,全镇共为企业解决困难29件,办理项目前期手续17项,帮助贺州市科利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办理前期手续缩短约2个月的时间。
政府重视暖人心
“1988年5月20日您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这神圣的日子,灵峰镇党委向您致以节日的问候:希望您时刻铭记自己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注重党性修养,增强党员意识,牢记党的宗旨,践行入党誓词,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同时,也希望您一如既往地大力支持灵峰的发展建设。”灵峰镇入党27年的村支书梁强才,在5月20日收到了该镇党委发来的祝福短信。
新时期的群众工作,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干部。为更好践行“三严三实”活动宗旨,增强党员干部的责任感及党组织的凝聚力,灵峰镇从年初开始便筹谋为该镇的党员干部过“入党政治生日”,即在党员入党日的当天,通过发送一条政治生日短信、赠送一本廉政格言读本、进行一次面对面的谈话等形式,对镇党员进行党员政治生日慰问,以表示党组织对党员的关爱和期盼,使他们感悟“政治生日”的深远之意,从而进一步增强和提升他们的责任意识、宗旨意识,让他们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在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从悄然变化的灵峰让我们看到了灵峰发展的希望和美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