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街道: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零距离接受群众监督
今年来,江南街道为解决联系服务群众这一难题,积极开展党员干部联户活动,到群众中去找准问题、查摆问题,把一切村务全部公开,实施“阳光工程”,以群众意见当“药方”,零距离接受群众监督,实现了基层干部转作风见真见实的行动。
“连心卡”:由“坐着等”变“送上门”
通过民意调查和征求意见,该街道发现群众关心更多的是能不能走上水泥路,办事能不能方便一点,跑的路能不能少一点等一些“家门口”的“小事”。该街道根据群众反映的这些“小事”,进一步深入查找“四风”问题,通过践行“关上机关的小门,推开群众的家门”的一线工作法,要求全街道的干部职工每周2次进村入户现场办公,真正将贴心服务“送上门”,实现便民服务“零距离”。同时还给每位干部职工印发了党员干部服务群众“连心卡”,将“连心卡”与“现场办公”相结合。要求干部深入到田间地头、群众家里,询问群众生产生活情况、经济收入以及所面临的困难,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并将了解到的情况一一记录在干部随身携带的“连心卡”上,做到有问题就 “挂号”,解决了就“销号”。
该街道努力把把优质服务提供在“家门口”、把民生问题解决在“家门口”、把民愿民盼落实在“家门口”、把干部作风改进在“家门口”。据了解,活动开展以来全街道现场解决各类矛盾纠纷60余件,走访群众4070户,确定帮扶结对困难家庭11户,办实事100余件。
“阳光三晒”:由“模糊本”变“清晰账”
10月8日,在江南街道厦良村村务公开栏前围满了一大群村民,这个栏晒的是村里的收支明细、公务消费、职务消费这三本账。这是在教育实践活动征求意见时,针对群众提出的建议作出的整改措施:群众有疑义的,村党组织要公开作出解释说明;群众意见较大的,上报街道纪工委审计,对发现的问题依法依纪严肃处理。
村民候伯高兴地说:“以前大家老是瞎想‘钱都到哪儿去了’,现在好了,这么一晒,什么都清楚了,村干部和我们老百姓之间的隔阂自然也就消除了。”
该街道从具体事抓起,从身边事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事改起,列出问题清单,一项一项明确整改措施,将整改方案和措施进行公示,接受群众评价监督。按照“晒集体家底、亮干部箱底、明百姓心底”的工作思路,坚持做到一般工作每月公开一次,重要事项七天内公开,积极推行“阳光村务”,精心打造“明白墙”和“放心账”。工作中要求村(社区)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同时每季度街道纪工委对村(社区)的村务公开进行检查,并将其纳入对村(社区)的年度考核,确保村(社区)将群众关心的重大事项及时明白地公开出去。(江南街道 李小英 莫晓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