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ate ]]

广西“十个一”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警示教育

   作者:莫鸿岸       文章来源:自治区纪委    时间:2018-03-06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打印    分享:

[zhanzhangb_share]

2月1日,融安县纪委监委组织各乡镇党委书记、扶贫领域责任单位干部,旁听该县桥板乡党委原书记王时林涉嫌受贿、贪污一案庭审,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2月27日,兴安县110名领导干部家属到桂林廉政教育基地接受警示教育。这是广西创新开展警示教育的缩影。
 

  今年以来,在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中,广西注重运用典型案例开展形式多样的警示教育,发挥反面典型的警示、震慑和教育作用,促使党员干部增强纪律意识,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积极投入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中,兑现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1月25日,自治区纪委印发关于在专项治理中加强警示教育的通知,明确以“十个一”活动为载体,推进警示教育常态化、分类化、全覆盖。“十个一”,即开通一个监督曝光专区、通报一批典型案例、开设一个“以案说纪说法”专栏、召开一次警示教育大会、举办一次典型案例警示展、观看一部警示教育专题片、参观一次警示教育基地、印发一封致党员干部群众公开信、发放一本警示教育读本、展播一批廉洁公益广告和“勤廉榜样”专题片。
 

  警示教育的对象为自治区、市、县、乡四级党政机关党员干部和村干部,重点是参与扶贫工作的党员干部和村干部。2018年1月至6月为集中开展阶段,2018年7月至2020年全面完成脱贫任务期间为常态化推进阶段。
 

广西“十个一”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警示教育

百色市田林县乐里镇河南社区群众扫二维码

 

  开通监督曝光区,通报典型案例。在自治区、14个市、111个县纪委监委网站开设“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专栏,设立监督曝光区。恭城县纪委监委在微信公众号“廉政恭城”开设“抓四风•随手拍”信访举报平台。坚持党内通报和报纸、电视、电台、新媒体等新闻媒体曝光相结合,加大公开通报曝光力度,县级纪委监委对本辖区查处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典型案例的一律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市级纪委监委每月至少通报曝光1批次典型案例,自治区纪委监委定期通报曝光典型案例。2017年6月以来,自治区纪委监委点名道姓通报曝光4批次41起典型案例,释放强烈信号,形成有力震慑。
 

  召开警示教育会,举办案例警示展。凡查结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案件,督促案发单位召开警示教育会,通报典型案例,剖析案发根源,查找和完善廉政风险点,以案施教、以案明纪、以案说法。同时,精心选择典型案例,制作警示教育挂图,在固定宣传栏展示或流动巡回展出。自治区纪委监委印制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专项工作展板画2000套、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宣传画21.6万张,下发全区各地张贴,同时公布举报电话和微信,群众扫描微信即可反映情况,实现宣传教育全覆盖、无盲区。
   

  观看警示教育专题片,展播廉洁公益广告。组织党员干部集中观看《责任与担当——广西开展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专项工作助力脱贫攻坚纪实》《钦州市征地拆迁中心腐败案警示录》《敬畏纪律严守底线——广西卫生计生系统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典型案例警示》等警示教育专题片,以前车之覆为后车之鉴。在全区各级电视台、电台、新媒体平台、户外显示屏和纪检监察网站等媒介,滚动展播28部廉洁公益广告、预防职务犯罪微电影和“勤廉榜样”专题片等,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
 

广西“十个一”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警示教育

自治区纪委制作的《责任与担当——广西开展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专项工作助力脱贫攻坚纪实》专题片

 

  此外,各地各单位还通过发放宣传教育资料、印发致党员干部群众公开信等形式,教育党员干部群众。自治区纪委监委向各级各单位下发水利系统、农村危房改造、征地拆迁系列腐败案件警示录3套警示教育读本共2.4万册。百色市纪委监委在田东县祥周镇举办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宣传文艺演出,以廉政山歌形式向群众宣传,现场发放纪检监察举报漫画“口袋书”、廉洁对联等资料。荔浦县纪委监委入户给群众发《致全县危改户群众的一封信》,鼓励群众参与监督,主动揭露危房改造项目中存在的问题。

主办单位:中共贺州市八步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贺州市八步区监察委员会

地址:贺州市建设东路209号【通讯员投稿】

邮编:542899

举报电话:(0774)12388

桂ICP备12007101号

桂公网安备 45110202000134号

贺州市八步区纪委监察委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