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齐家】但能守素业,使门户不辱,吾之幸也
〓 原文 吾年六十二,诸子若孙凡二十余人矣(1)。不觊汝等绍吾爵位(2),但能守素业(3),使门户不辱,吾之幸也。(北宋·贾昌朝《戒子孙》)
〓 注释 (1)凡:所有,总共。(2)觊(jì):希望得到。(3)素业: 先世所遗之业。清白的操守。
〓 译意 我年纪六十二岁了,几个儿子加这么多孙子有二十多人当官了,不指望你们能有像我这样的官位,只要能守住现有的家声,使门户不要受辱,就是我的大幸了。
〓 解读 贾昌朝(998—1065),字子明。北宋真定获鹿(今河北正定县)人。基本上与范仲淹、包拯是同时的名臣。天禧元年(1017)赐进士出身。历任国子监说书、天章阁侍讲、参知政事、枢密使,庆历五年(1045)拜相,监修国史。卒谥“文元”,宋英宗为其墓亲书“大儒元老之碑”。著有《群经音辨》等。
贾昌朝作为北宋名臣,对其子孙的家教尤其重视。他的《戒子孙》,就是他的人生感悟和为政经验的浓缩。他说:“今诲汝等,居家孝,事君忠,与人谦和,临下慈爱。众中语渉朝政得失,人事短长,慎勿容易开口。仕宦之法,清廉为最。听讼务在详审,用法必求宽恕,追呼决讯,不可不慎。”这段话包含几个意思:一是居家要孝顺,二是事君要忠心,三是待人要谦和,四是对下要慈爱。五是谨言慎行,六是清白廉洁,七是公正执法。
接着,贾昌朝讲了他所见所闻的执法不公者、信口雌黄者、奢侈者和不敬不孝者的例子告诫子孙为人要正直,以忠孝和为本,懂得孝顺父母,待人和善。为官要公道,要清廉,平素言谈举止要小心谨慎。要子孙务必“戒之!谨之!” 如此,则“能守素业,使门户不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