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父老乡亲:今年农历二月初一、初三分别是慈母严父辞阳的第一、第三年。遵循民间习俗,本应举行祭祀活动。但根据党中央提出的‘八项规定’和提倡‘婚丧从简’的移风易俗要求,不便迎候各位前来祭祀,敬请谅解为盼。特此告知,顺以致谢!不孝子蓝建恒叩首。”这张内容朴实的公告,3月6日早上,贴在了庆远镇畔塘村水利屯蓝建恒家的大门上。
“今天是村头蓝建恒他的初一,蓝建恒可是在宜州区纪委上班的呢。老伴,你记得去他家给个利是,我们要多跟他走动走动。”说这话的是宜州区庆远镇畔塘村水利屯的石国忠。话音刚落,石国忠的老伴就回应道:“我一大早就去了,可是,人家在家门口贴出了告示,不收礼金,不便迎候。”“还有这事,我去看看。”说着,石国忠往村口的蓝建恒家走去。
河池市宜州区庆远镇畔塘村水利屯一共有200多村民,大家来来往往看到蓝建恒的告示后,都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说到农历二月初一、初二、初三,不得不说一下河池的一个风俗。人死后,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为忌日,三年内亲朋好友同事都会前来悼念,并送上一份礼金。届时主家大宴宾客,非常隆重。三周年祭奠毕,守丧大礼即告终。
一段时间以来,庆远镇畔塘村水利屯的殡葬风俗都是哀乐鼓乐响彻四方、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此起彼伏,一群群亲属轮流告慰,大鱼大肉的流水席换了一桌又一桌……本以祭奠逝者为目的的丧葬仪式也逐渐变成了不同家庭之间相互攀比的陋习,不仅仅浪费时间、金钱,也逐渐扭曲了丧葬仪式的初衷。
“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党员干部,我不想大操大办,借机收回曾经支出的‘人情债’,而是一切以节俭为原则。今天初一,我们兄妹三人为母亲拜祭,就摆了2桌,都是家族中的直系亲属。因为我知道自己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在教育监督别人之前,首先要自己做好表率。”宜州区纪委监委驻区委组织部纪检组干部蓝建恒说。
“与其大操大办还不如生前孝敬,这也是父母生前嘱咐。”蓝建恒的姐姐说。
“父母健在时,尽己所能回报养育之恩,这才是为人子女应尽的孝道,蓝建恒父母病重期间,他们兄妹三人一直悉心照料,一有时间就事必躬亲。父母去世后,蓝建恒也丧事简办,现在‘头三’也一切从简,是我们乡邻的表率。”河池市宜州区庆远镇畔塘村水利屯覃赞群说。
对于蓝建恒的做法,当地村民们很认同。水利屯妇女主任说:“以前大摆酒席宴请,现在蓝建恒给我们群众带了好头,生者对逝者的缅怀之情照样可以表达,我们大家都拥护。”
3月7日,春雨蒙蒙,蓝建恒兄妹三人在村里自家的院子里左右两边,种上了两株父母生前最爱的桂花树。望着风雨中新栽植的桂花树:“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身为一名纪检监察党员干部,在村里要时刻发挥‘关键少数’作用,影响一群人、带动一片人,使移风易俗从‘小气候’成为‘大气候’的想法在蓝建恒的心里深深扎了下了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