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步区:巧让数据说话 精准发现问题
“组长,村里的情况点多面广,涉及到的贫困户、危改户很多,继续按照广撒网,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办法,工作效率不高,也难以发现问题线索。”贺州市八步区委第一巡察组在大宁镇某村开展两天巡察却“一无所获”后,组员小卢在组务会上向组长提出了这个问题。
原来2018年9月13日至12月10日,八步区四届区委启动了第七轮巡察,对56个行政村级基层党组织进行“政治体检”。区委第一巡察组刚进驻大宁镇某村时立即通过谈心谈话、查阅资料、入户走访等常规模式紧锣密鼓地开展巡察业务。两天下来,却发现收集到的问题线索十分有限,且价值不大。
“不能让村级巡察刚开始就陷入困境,我们要想办法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按期按质完成好这次任务。”第一巡察组组长在组务会上首先发言。
“现在涉及危改、低保等扶贫数据那么多,这样没有目标、没有针对性地逐条逐户分析,无异于大海捞针。”组员小周也提出了意见。
“既然数据都是现成的,能不能让数据说话,为我们提供方向?”从事过审计工作的巡察组副组长提出建议。
“可以将相关村级享受惠民政策的数据信息融合起来,建立数据库,围绕村干部是否存在违规享受补贴这一重点问题,进行数据筛查比对,就可以快速查询出哪些村干或者村干亲属享受有财政资金补助、哪些重复领取套用财政资金的问题,然后再实地了解查证,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快速得到有价值的线索。”巡察组副组长结合在审计部门的工作经验进一步解释道。
“这个办法很好,我们可以尝试按照这个思路去落实。”组务会一致敲定了“大数据+”这一新的巡察工作方案。
巡察组兵分两路人马同步重新开展工作,一组为信息组,负责把原有的危房改造、低保、残疾人补助、产业奖补等数据和镇派出所提供的户籍人口信息进行汇集整合、建立数据库,对享受惠民政策的村干部及其亲属、重复领取财政补助的重点对象进行分析匹配。另一组为核验组,负责对比对发现存疑的问题线索进行实地核实。
很快,负责发现存疑问题线索的信息组就有了收获。通过数据比对,发现村委副主任麦某发妻子李某2016年申请危旧房改造并得到补助17830元、其大嫂全某美和其侄女麦某2015年分别申请危旧房改造,分别获得补助18230元和18375元。
核验组通过到区危改办调取三人申请和审批危旧房改造住房的资料,并实地查看、入户走访了解到全某美申请危旧房改造前已建有一栋两层水泥楼,获得危旧房改造补助款后,与女儿麦某申报危改的房子并排建造,且共用一个楼梯。不仅如此,其女麦某于2011年9月已外嫁到约50公里外另一乡镇生活,平常很少回来,房子基本是她父母和弟弟使用。
最终,经多方查证,村委副主任麦某发以妻子名义申请并获得危旧房改造补助款,明知其大嫂全某美和侄女麦某不符合申报危旧房改造补助条件的情况下,仍然帮助她们申请并获得危房改造补助款。巡察组把麦某发涉嫌利用职务便利弄虚作假、优亲厚友违规违纪行为按程序移交区纪委监委。
据悉,巡察组通过“巧让数据说话”这一方法,迅速打开基层巡察监督新局面,精准发现问题,单在大宁镇发现并移交类似问题线索就有6条,目前相关责任人已被立案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