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艳阳高照,空气闷热得让人窒息。这是梧州市纪委监委干部陈丽娟参加扶贫工作后,笔者第二次见到她。这次见面,总感觉她变了,身上有股硬朗的“女汉子”气质,眼神流露着干练和坚定,没有了之前在机关大楼内的柔软娇弱。她说,这是一年多驻村工作的历练使然。
2018年3月,陈丽娟毅然接受了梧州市纪委监委机关安排的艰巨工作任务 — —到脱贫攻坚一线去,成为梧州市龙圩区广平镇榃金村驻村扶贫工作中的一员。
榃金村,对陈丽娟来说并不陌生,之前她作为该村贫困户的帮扶干部也经常有来,但作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队(以下简称“驻村工作队”)队员的她,要常吃住在村里,与村民密切打交道,这对一个“养尊处优”的城市女人来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出发那天,我望着窗外飞驰而过的树木田野,一股莫名的压力涌上心头,在机关大院一待就是25年的我,该如何给村民播下希望的种子,给村民们带来丰收的喜悦?”陈丽娟依然记得当初的担忧。做贫困户信任的贴心人
没有信任就没有参与,没有参与,一切帮扶工作都是纸上谈兵。“我深知,只要心贴着群众,群众自然信任你。我们把路引好了,他们的幸福就不远了。”陈丽娟进村后开展工作的第一件事,就是想办法让村民信任并接受自己。而她选择尽快与乡亲们拉近距离、建立信任的方法便是挨家挨户“认脸”。
龙圩区广平镇榃金村有贫困户83户,陈丽娟用了两个月时间,走访所有的贫困户,嘘寒问暖,硬是把村里的贫困户认了个遍。有一次,陈丽娟看到一位老人在田里干活,身上溅了不少泥水,同行的村干部介绍说,市里面的领导来看望你了。老人一听急忙走到田埂上和他们打招呼,可能是怕把陈丽娟的衣服弄脏,站得离她远远的。陈丽娟跑上去一把拉住她说:“没有什么领导,大娘!来,咱们一起合张影。”后来,老人回忆起那次的见面,说很少遇到这么亲切的“自来熟”的干部。
有的贫困户实在困难,陈丽娟还经常到家中关心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尽心尽力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村里的贫困户钟海燕患有精神病,其丈夫2016年就去世了,家里留下四个小孩,最大的读初中,最小的只有三四岁,靠钟海燕一个人根本没有办法撑起这个贫困的家。经了解,现在是钟海燕的小叔子负责照顾她全家,但听其他村干部说她被小叔子殴打谩骂,不仅如此,她的亲弟弟还把她的低保发放卡拿走了。陈丽娟了解到具体情况后,第一时间和村主任到钟海燕家,一方面耐心地与她的小叔子调解,几次到家里苦口婆心地开导其全心全意地照顾钟海燕一家,不要随便殴打钟海燕,否则既违法,也败坏了村里的民风。另一方面,陈丽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劝说钟海燕的亲弟弟把低保发放卡还给钟海燕。经过多番的调解和劝说,钟海燕的小叔子终于保证以后再也不打骂钟海燕,其弟弟虽把发放卡拿在手上,但也保证每月按时给钟海燕1000元用于生活开支。事情得以圆满解决,陈丽娟这才松了一口气。
“五保户”李建元,因颈椎长期压迫神经,走路无力。了解情况后,陈丽娟每天都要到他家“报到”一下,或拉拉家常,或组织热心村民帮助李建元做一些繁重的家务活。“谢谢你,一个城里来的当官的比我的亲戚对我都还好,感觉活着有一些盼头了。”一天,“五保户”李建元接过陈丽娟从香港买回来缓解疼痛的两瓶“千里追风油”,眼睛湿润了,哽咽着对陈丽娟说道。
陈丽娟就是这样,帮助贫困户把一件件小事办好,一点一点地取得了大家的信任。谁有个头疼脑热、大事小情时,你总会看到她的身影。“身在扶贫工作一线,只有俯下身子才能闻到泥土的芳香,要真心与群众打成一片,互相信任,做起事情来才能得到群众的支持和理解。”陈丽娟笑着对笔者说。
有事干才有本事脱贫
路是走出来的,成功是干出来的,脱贫攻坚也是如此,人一旦闲下来,也就懒惰起来了。面对榃金村里大部分劳动力剩余,一部分中年村民无事可做、游手好闲的窘迫现状,陈丽娟苦恼了好几个夜晚。长期下去,这村还有什么精神头?
在一次回市纪委监委机关开会中,陈丽娟把这个情况跟往日的同事老林说了。“你不妨找一下赖书记,他或者能帮你解决这个难题哦!”老林的一句话点醒了她。“对!就找他,我怎么没想到。”
陈丽娟立刻拿出了手机联系了赖书记。这个赖书记是梧州市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的纪委书记,试验区里那么多大型的企业、工厂,总会有部分适合村里人做的工作,赖书记肯定能帮忙联系。“我就赖上你了,赖书记!”电话这边,陈丽娟有点耍无赖地磨着赖书记。
第二天,陈丽娟叫上村支书风尘仆仆地来到了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跟赖书记交流如何帮助解决村里剩余劳动力的事,还一并参观了一部分企业的厂房、宿舍等地方。在赖书记的撮合下,企业老板承诺可以帮助解决村里剩余劳动力的工作问题。回到村里,陈丽娟马不停蹄地和村干部进村入户,发动剩余劳动力到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参加工作。
此外,陈丽娟还主动想办法,帮助村里引进扶贫产业。因2018年市纪委监委机关举办勤廉榜样现场会,陈丽娟认识了勤廉榜样蒙山县北楼村支书黄树新,得知该村种植猕猴桃时间短、价格高,于是,陈丽娟多次主动联系黄树新,向他了解猕猴桃种植技术等。经过努力,黄树新还答应了免费提供猕猴桃树苗30棵,让村民试种,如果试种成功,可以发展农户大面积种植。陈丽娟利用周末时间,把树苗一一送到农户手中。“希望明年有果可以收。”收到树苗的村民们纷纷露出了笑脸。
现在,村里闲散的村民都有事可忙了,每天踏踏实实地工作、生活,摆脱贫困的日子一定越来越近。看着平日里闲逛的老李头开始扛着锄头去地里,陈丽娟感到无比欣慰。
齐心协力共建美丽乡村
驻村工作队队员驻村的日子越来越久,村民对驻村工作队队员的看法也渐渐发生改变。陈丽娟在工作中把信任作为连接村民的桥梁,把每一件小事做到极致,让村民打心眼里感受到驻村工作队队员的真情,村民对扶贫干部、村干部越来越信任,办起事来也越来越得心应手。
以前,脏、乱、差的村容村貌是个老大难问题。每次上级来检查村里环境的时候,就单靠村“两委”干部急急忙忙地这里扫一下,那里清理一下应付检查就完事。陈丽娟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便与村干部商量,必须组织村民一起行动起来,加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队伍中来,要让村民们由被动变为主动,从根本上意识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意义。
于是,陈丽娟先是积极发动村里的老党员和平日里表现积极的村民们,每周对村道进行全面清理,对焚烧池周边的垃圾进行彻底清扫,对村主干道两边的杂草进行铲除。同时,她还抽时间与村里的老党员进村入户,宣传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意义,给他们讲解改善村容村貌带来的各种好处……
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村民们的思想有了很大的改变,村里的环境也有了很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村民都主动加入改善村容村貌的队伍中来,门前“三包”、卫生死角彻底清除……凡是有关改善乡村环境的活动,只要村委一招呼,村民们便会集中在一起,三下五除二就将环境整治工作做好了,村里乱丢、乱倒垃圾的行为也得到了杜绝。为确保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长期抓好,陈丽娟还与村干部一起制定了村规民约,同时在村委设置了便民服务大厅,为村民提供更好的服务场所。
现在,榃金村屋前屋后干净整洁。村民们思想的转变,让昔日的榃金村焕然一新,大家对宜居乡村生活有了更多的憧憬。
“不知不觉,驻村扶贫已经有一年半了,收获很多,感悟很深,我终于变成了丈夫说的‘女汉子’!距离结束驻村扶贫工作还剩下数月,时间太快,总感觉还有很多事情没有为村民们解决,需要争分夺秒地继续干下去……”2019年9月1日夜晚,陈丽娟在扶贫日记本里写下了这么一段话。(梧州市纪委监委 麦金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