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ate ]]

昔日穷山沟 今朝幸福村

   作者:黄忠明 余道锋 孙雪群       文章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时间:2020-06-03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打印    分享:

[zhanzhangb_share]

走进横县南乡镇华妹玩具加工厂扶贫车间里,工人们在专注地裁剪玩具配件;精致的玩具成品承载着乡亲们脱贫致富的梦想,整齐地摆放在车间一角,蓄势待发。

“去年我们终于把这顶‘最大’的帽子摘掉,不单要摘掉,我们还要把它丢得远远的……”谈起2019年实现整村脱贫摘帽,高义村党支部书记李树畅难掩内心的激动。当了23年村干部的李舒畅,对高义村的巨变最有发言权。

高义村地处南乡镇东北部,山多地少,资源匮乏。2015年,在开展精准识别贫困户工作中,全村7826人中识别出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共计521户2119人,贫困发生率达18.15%,是整个横县贫困人口最多的村。“其他村是‘最强、最美、最富’,我们高义截然不同,当时心里很不是滋味”。李舒畅说道。

哪里脱贫攻坚任务重,哪里就有纪检监察干部的身影。自2016年起,县纪委作为联系帮扶高义村的后盾单位,派出驻村工作队员入村开展工作,全体干部作为帮扶责任人,落实具体帮扶任务,与贫困群众“结亲戚”“成对子”,在高义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向贫困“宣战”。

坑坑洼洼、泥泞不堪的山路,给村民的出行带来极大不便,也影响了农产品运输;年久失修的水利工程,汛期一来水田秒变“鱼塘”;村里的自来水时有时无……基础设施薄弱成为脱贫摘帽路上的“拦路虎”。县纪委驻村工作队刚到高义村住村帮扶,就遇上了这个棘手问题。

“问题我们不主动解决,它就永远都在哪里。”驻村工作队员们暗下决心,要从村里最薄弱的也是群众就需要的地方做起。在深入走访调研基础上,积极向上汇报,主动联系县移民局、水利局等单位,寻找项目政策支持。在多方努力下,高义村先后完成了道路硬化、水利、人饮等一系列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47.6万元的高义村国汉至班屋农田水利“三面光”项目顺利完工,解决沿线500亩水田汛期内涝问题。投资800余万元的10个人饮工程项目,实现整村11个经联社集中供水全覆盖,全村近8000名村民喝上了供水稳定、安全保障的自来水。

“以前喝水要去水塘里挑,左边是水塘,右边是山坡,转身都困难,走不好还会掉塘里。现在有了人饮工程,在家拧开水龙头,就能用上自来水。”高义村建档立卡户梁清群高兴地说道。

村里的基础设施变好了,驻村工作队趁热打铁,对全村贫困户住房情况开展摸底:高义村危房户普遍存在着拆除难度大、宅基地不足、无启动资金等诸多困难。对此,驻村工作队组织发动帮扶干部高频次动员,上门做思想工作,与贫困户一起算“经济账”“安全账”,让贫困户思想从“要我改”到“我要改”转变。同时通过施工队垫资先建、社会帮助等办法,协调解决危改户建房过程中存在的无启动资金、材料短缺等实际困难。在横县纪委监委的牵线搭桥下,横县国铭工贸、长海茶厂等企业纷纷伸出援手,扶贫济困。2018年以来,高义村共实施危改67户,群众的住房条件大大改善。

如果说基础设施,危房改造等项目建设是脱贫攻坚的“输血式”帮扶,那么让有村集体有产业贫困群众能就业,则是从内部“造血式”扶贫。驻村工作队组织党员群众代表,外出学习其它地区先进经验。在原有入股企业分红和光伏发电的基础上,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模式,与玉林白产口畜牧有限公司合作发展西洋鸭养殖产业,并在于2019年6月建成西洋鸭产业园。通过入股分红、劳务输入共覆盖贫困户138户,实现村集体收入6.86万元,村集体经济实现了从单一到多元的拓展。同时驻村工作队化身“店小二”,帮助南乡镇华妹玩具加工厂、高义村班屋红圣玩具制衣厂升级改造,申请成为“横县就业扶贫车间”,带动22名贫困户家门口就业增收。高义村的建档立卡户姜可萍家有6口人,老母亲已81岁,患有长期慢性病,3个孩子在读书,在了解到她的情况后,横县纪委监委驻村工作队员王志威动员她到村里的扶贫车间打工。“能接送孩子上学,还能照顾老人。每个月有一千多元的收入,生活比以前好多了。”谈到现在生活变化,姜可萍言语中充满了感激之情。

在多方努力下,高义村2019年实现整村脱贫摘帽,村党支部也荣获自治区4星级党组织称号。“摘帽不摘帮扶,扶上马再送一程!我们驻村工作将继续发扬脱贫攻坚的好劲头,接续奋斗,推动高义村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无缝衔接。”横县纪委监委驻高义村工作队队长王志威说。(横县纪委监委 黄忠明 余道锋 孙雪群)

主办单位:中共贺州市八步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贺州市八步区监察委员会

地址:贺州市建设东路209号【通讯员投稿】

邮编:542899

举报电话:(0774)12388

桂ICP备12007101号

桂公网安备 45110202000134号

贺州市八步区纪委监察委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