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山镇:“大数据+”助推监督执纪提质增效
“纪委你看,这是所有的危房改造明细……”开山镇监察室主任指着大数据+弹出的账目信息,和纪委负责人讲解到。打开数据库比对、输入危房改造项目,全镇7个行政村的危房改造明细一目了然地呈现在二人面前。
今年以来,开山镇纪委借力“大数据+”优势,突出精准监督,将“大数据+”与党风廉政和监督执纪工作有机融合,尤其是在精准扶贫、民生民利等领域的专项排查中应用“大数据”思维,取得了良好效果。经过数据查询、信息筛选、排查对比300多条数据,截止目前全镇共处置问题线索9个,立案6件,各项数据与去年相比均有提升。
精准发现问题,掌握监督动态数据
在今年危房改造项目线索排查过程中,“大数据+”助力不小。为了更加精准发现问题,开山镇纪委运用大数据系统比对,核查了近几年的危房改造记录,在危房改造农户数据库中,围绕“户主家庭人员信息、户主贫困类型、住房结构、改造方式、改造时间资金”等情况进行了详细摸排。通过“大数据+”监督,实现了从“大海捞针”到“精准定位”,大大提升了镇纪委发现、查处问题的能力。截止目前,开山镇利用“大数据”信息库对全镇3个行政村进行了民生项目资金筛查,共发现11条党员干部疑似问题线索信息。
精准解决问题,推动监督执纪工作
获取线索难、查办案件慢,是开山镇纪检监察工作一直以来的难题,核查线索基本靠人工,一本本翻阅村级各类项目凭证台账,桌子上“文山文海”,一个个入户排查、电话访谈收获也是“寥寥无几”。而破解这种困局,实现迅速锁定线索、加强证据链有效衔接、提高办案效率,得益于信息碰撞“大数据+”的运用。
2019年,镇纪委结合基层统计工作经验,研究建立信息数据库,运用“大数据+”将各村电子账务数据比对。通过危房改造、农业补贴、低保明细、村级拨款等项目数据进行对比汇总处理,实现了电子记账与监督执纪监察工作有机结合。
精准防治问题,提升廉政预防实效
“大数据+”的运用实现了对监督领域的信息互通,除了方便镇纪委开展工作,也成为该镇相关职能部门落实责任的有力抓手。例如,对于危房改造、低保政策、扶贫数据清洗等工作,为同一条线上各职能部门理清责任、加强监管,将风险预判关口前置,有效预防违纪违法问题发生,并且实现了信息、数据共享。
下一步,开山镇纪委将继续树牢“大数据+”应用和理念,积极搭建“大数据”平台,探索大数据应用与纪检监察主责主业深度融合,做到精准监督、精准执纪。对发现问题线索,集中优势力量严查快办,严肃问责,切实为开山基层党员营造干事创业、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保驾护航。